【為什麼現在不是下美國媒體廣告的最...
【為什麼現在不是下美國媒體廣告的最佳時間點】\ \ 時不時,紐約時報一直都喜歡針對川普發表抨擊或監督文章,不過,他們最新(且不斷更新)的調查報導「#川普為何忽視警告而且一錯再錯」,是這幾年力度最強、證據最鉅細彌遺、連心理狀態都描繪最生動的一篇。\ \ 這篇報導出動6名王牌記者,其中4名曾單獨或和團隊得
到 #普立茲獎 表揚。文章發佈後24之內輿論炸鍋,現在全美新聞台、白宮推特和 Reddit,到處都在討論川普是否嚴重失職。\ \ 攻防紅海無所不在,川普很生氣,他先把聯邦和地方政府的轄責切開來,言下之意是「如果地方政府表現不力那是他們自己的事」。最新白宮記者會上,川普明顯不耐煩而且焦躁,他和CNN白宮記者開嗆,CNN馬上用標題形容他是 #AngryTrump;記者會結束不到兩個小時,川普在推特上傳一則Fox新聞,這影片主要在探討CNN記者為什麼又再度「崩潰」。\ \ 或許更崩潰的是因為疫情而失去親人的人。截至目前有超過2萬3千名美國人死亡。川普政府該負責嗎?如果更早些提前反應,他是否能挽回更多生命?紐時整理數十次和政府官員的採訪、email與通信內容(#還公佈出來),發現這一次對疫情的反應,白宮決策系統裡充滿戲劇性而且九彎十八拐的誇張轉折。\ \ 今年一月開始,川普身邊親近的貿易顧問、衛生和公衛部長、政府高級官員甚至國安局,都有警告疫情會發展得很嚴重。社交距離建議、設置快篩站、停班停課與死亡數據模型預估,一直以來都有官員不斷提出警告。但圍繞在白宮的官員,本身已經有派系和立場之爭,他們意見並不一致,多方博弈拉長了決策時間;二來,紐約時報抨擊最多的,是 #川普把連任勝選的希望,#放在美國經濟的成績單上。#一但實施社交遠離或停課停班,#鐵定會削弱美國經濟表現。紐約時報認為,有意無意,川普一直在拖延宣布美國實施社交隔離。\ \ 誇張的戲劇轉折發生在二月。當時衛生與公服部長阿扎爾已經兩度警告川普疫情嚴重性,還特地成立工作組,撰寫4個防堵疫情的指導方針。當時正逢川普出訪印度,這4個建議還沒來得及報告,國家免疫疾病中心已經搶先一步向大眾發布嚴重警告,在當天,這項訊息直接導致 #股市崩盤。川普是在從印度返回美國的空軍一號上,無預警看見股市跳水。\ \ 回到美國後,川普把原先聽建議的會議取消,忽然招開記者會換掉阿扎爾在白宮的領導位置,改由彭斯接手處理大眾訊息發布。所有部會的對外警告,要經由 #彭斯辦公室 進行媒體協調。大方向是,不要再對外散佈恐慌。\ \ 「與其關心疫情應對方針,川普更在乎美國經濟表現、訊息如何傳播和發佈電視講話」紐約時報評論著。\ \ 紐時分析川普的心理狀態,這件事情很有趣,而且相對起來,解釋了為什麼台灣這次防疫表現這麼好。長期以來川普被他身邊被稱為「深層政府」(Deep Government )的人所輕視。這些人就是我們所謂的 #技術官僚,在政府中擁有長足的專業知識和政治經驗。這些人不斷懷疑和輕視川普,和川普壁壘分明。簡單來說,這些最知道怎麼辦和怎麼做的人,和川普溝通並不順暢。\ \ 川普在感受上備受輕蔑,接受政策建議的空間就又更小:#標準的負面循環。負面螺旋不斷向下就是讓川普只能相信自己的直覺而不是數據。於是我們聽到他說:「#疫情到了四月就會自己消失,#因為天氣開始熱起來了」。\ \ 在台灣零確診的今天,我花了一些時間看這篇文章,特別有感觸。我真的覺得:1) #台灣政府比美國政府透明有效太多。在民眾最需要的時候,政府就強大且正確的保護我們。\ \ 疫情爆發前,我並不知道 #陳時中 是誰,但今天我知道了,而且我會一直記得。真的要說優秀的技術官僚,就他們莫屬。17年磨一劍,他和 #沈榮津、#蘇貞昌 之間的協力決策、傳遞訊息的方式,比美國這個民主標竿國家細緻太多。 #小英總統 尊重專業指揮,光這一點就贏了泰半。這幾天台灣在討論 #口罩顏色。這裡面有性別意識也好,有校園歧視問題都好,都是很好的角度。要知道這對很多國家來說這是奢侈的事情:這些討論凸顯台灣是多麼平靜而國泰民安。\ \ 2)從紐時這篇文章刊登後,現在或4/14號,實在不是下美國媒體廣告的好時機。\ \ #阿滴集資 創下了很多紀錄,網路上面很多支持或建議,都有諸多討論。但客觀只說時機點問題,無論哪份美國媒體主流報紙、無論線上或實體,這兩天都不會關注在 #譚德賽、不會想討論 #台灣的國際地位,也沒有空間去釐清我們說了什麼或沒說什麼 #種族歧視 留言。長文訊息刊登在這個脈絡下將顯得很突兀,也太用力。\ \ #今天零確診的美麗國家,#正忙著分送千萬片口罩協助世界抗疫。這就是我唯一想跟世界分享,而世界也需要知道的。事實上,這種亮麗成績,根本不用下廣告,直接寫給紐時的記者信箱,就值得公正報導了。不是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