\ 【特寫】隱秘的騰訊金融\ \ ...
\ 【特寫】隱秘的騰訊金融\ \ 騰訊金融科技(簡稱「騰訊金融」)何時獨立出來以及財報中何時單獨披露支付等相關經營資料,一直備受分析師和投資者關注。當阿里旗下的螞蟻金服被巴克萊銀行在去年4月的一份報告中給出1500億美元估值,騰訊金融價值又是多少?當遊戲、廣告業務進入增長瓶頸期,被隱藏在財報中「其他
」類別裡的金融業務,能否擔起支撐未來營收持續增長的重任? \ \ 騰訊坐擁用戶優勢,在這艘流量巨輪中,開展業務被稱作「插根扁擔也能開花」。不過,以財付通為主打的金融業務曾經長期缺乏亮點,被阿里旗下的支付寶長期壓制。直到2014年春節,因為紅包產品的推出,微信支付打了一場被馬雲稱作「珍珠港偷襲」的戰役。此後,入股滴滴和發動補貼大戰,更是直接推動微信支付的全速發展。\ \ 和一些公司喜歡「先說再做」不同,在某些關鍵業務的披露上,騰訊和美國科技公司亞馬遜如出一轍:這兩家公司都喜歡「做了也不說」,在金融業務上更是如此。\ \ 互聯網分析師尹生分析,2015年第四季騰訊遊戲業務收入比重超過50%,但2016年第一季成為轉捩點,因為騰訊開始對部份微信交易收取服務費,主要包含騰訊金融科技與雲服務的「其他」收入, 在此後兩年便以100%以上的高速增長,取代遊戲成為第一大的增長貢獻者。2018年第三季,財報中「其他收入」仍有超過69%的按年增長。不僅在公司四大業務板塊中營收按年增速最快,並且營業收入比重達到25%,在2018年第二季上升至第二位。\ \ 有贊創辦人白鴉曾透露,現在的微信社交環境中,每天都產生八億宗交易訂單。2018年,這數字有望突破十億。相關資料未得到騰訊方面的證實。不過,其2018年第三季財報顯示,公司移動支付日均交易量按年增長逾50%,其中線下日均商業支付交易量按年增長200%。這意味著支付業務仍維持著高速增長。\ \ 但在金融領域上,支付形成的支付結算業務是中間業務收入,因為其不涉及金融業務最關鍵的「風險定價」,因此並不是風險性收入。\ \ 騰訊以微信支付為核心刺激金融科技業務的增長。從支付入手,騰訊的金融科技服務已經延伸至財富管理、小微貸款及保險領域。根據最新財報,理財通在其基金產品系列中加入養老基金,截至去年第三季末,其資產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。\ \ 騰訊很清楚金融業務能帶來的能量。「從我們可能做出來的業務量、對於用戶的影響力、產生新的商業模式及為騰訊和社會創造財富的潛力來講,不會比遊戲等領域遜色。」騰訊副總裁賴智明在2016年接受英國《金融時報》採訪時曾這樣表示。他稱,金融將成為騰訊未來跨業務發展的核心動力。\ \ 當時賴智明表示,騰訊金融不想做「大而全」,什麼牌照都拿,實際上,騰訊到現在,已經集齊金融領域內所有重要牌照,包括支付、基金銷售及保險等。\ \ 在2015年9月,騰訊金融宣佈將原有的支付、理財等業務整合至獨立的業務條線,組建了一個名為「騰訊支付基礎平台與金融應用線(FiT)」的部門,隸屬企業發展業務(CDG),直接向公司總裁劉熾平彙報。這架構變化首次確立騰訊金融的主要產品有理財通、QQ支付、QQ錢包等。「不只負責做好支付平台,也將在金融應用領域進行長期和深入的發展。」劉熾平在當年的內部信中表示。\ 這個部門此後一直維持低調。直到2018年9月,在與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合作推出的一次金融教育活動中,騰訊FiT才首次以「騰訊金融科技」的名義對外亮相。\ \ 樂信集團行政總裁肖文傑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,對於騰訊,他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是「騰訊金融」何時拆分、獨立,因為獨立與否既是判斷騰訊進軍金融決心和魄力的關鍵,也將是影響行業格局的重要事件。\ \ 獨立與否似乎有跡可尋。在騰訊進行架構調整之前,曾有傳言表示金融部門將獲得獨立。「騰訊FiT」商標的中文名稱也從「騰訊支付基礎平臺與金融應用線」改為「騰訊金融科技」;此外,和京東金融、百度金融不同,其官網fitgroup.com是個獨立網站,並非騰訊的子網站,似乎也展現騰訊金融未來的獨立意圖。但對於獨立與否,騰訊未有回應。\ \ 對於金融業務的定位也出現變化。在2016年5月貴陽數博會上,騰訊行政總裁馬化騰首次提及騰訊的「兩個半業務」,金融被定義為「半個業務」:「我們從什麼業務都自己做,轉化為只做最核心的社交平台和數碼內容,以及金融業務,對外說就是兩個半的平台。」到2017年兩會期間,馬化騰表示,騰訊的互聯網金融業務不會在一個所謂的「金融集團」中來做,「我們沒有必要為了拆分而拆分」。撰文:李好\ #騰訊金融 #馬化騰 #支付 #中國 #財政 #分拆\ 本文節選自《彭博商業周刊∕中文版》第163期,如欲查閱全文,歡迎訂閱\ ★★★訂閱聯絡方法★★★\ [email protected](香港)、\ (+886)02-23612151(台灣)\ 訂閱即送全年iPad∕iPhone版App閱讀權限和一份精美禮品\